接下来的时间里,后宫嫔妃轮流怀抱嬴江,嬴将除了不在嬴北怀中哭,在其她人怀中都是嚎啕大哭,而且哭的声音听起来非常惨,搞的像他被虐待了一样。www.xiashucom.com
轮流怀抱嬴江之后,嬴江就被夕阳抱进甘泉宫,由于无法进殿看望杨霄,嬴常便让唐画等嫔妃回去了,而今晚嬴常也去了赵沐那里,至于八位大臣,自然也都离开皇宫。
次日、咸阳城!
“听说了吗?皇后娘娘昨日夜里亥时诞下皇子,陛下取名嬴江!”
“真的?你怎么知道?”
“我二舅的三叔的儿子的朋友在常府当下人,听常相亲口说的!”
“哈哈,太好了,我大秦终于有皇子了!”
“是啊,有了皇子,我大秦江山社稷更加稳固了,希望陛下好好培养这位皇子,让这位皇子成为不下于当今陛下的英主!”
“天佑大秦!”
杨霄诞下皇子的事情很快就传遍整个咸阳城,引起众多百姓议论,每个百姓都满怀期待,期待这位皇子是一位不下于当今陛下的雄主英主,带领大秦走向更远的路。
这件事的热度过的很快,不到两天时间,咸阳城就没有百姓议论这事了,该干什么干什么,一切都如同往常一般,只是大秦帝国多了一个名叫嬴江的皇子。
圣秦十六年四月十五日,九州历三千七百八十一年四月十五日。
这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,这件大事就是,大魏帝国成武帝魏尚以越帝残暴为由,挥师百万伐越,正式打响魏越之战!
大魏帝国伐越,令九州东南列国惶恐交加,各国使臣想起当初在九州盛宴大典,大秦帝国圣秦帝讲的话。
“大魏狼子野心路人皆知,他们要天下归一,天下归魏,今日他能找莫须有的借口伐吴灭吴,明日就能再找莫须有的借口伐越灭越,或者是伐青灭青!”
这一句话时隔一年,得到了验证,大魏帝国真的找了莫须有的罪名伐越,一但大越帝国灭亡,下一个就是他们其中之一。
一时间,九州东南列国开始积累军粮,大军积极训练,为一场关乎帝国存亡的战争而准备,同时,各国也大肆扩充军备,这些军备当中,就包括大秦帝国的乙鼠弩。
原本列国想要仿制,但发现根本仿制不出来,以他们的工艺,光是一根细弦都无法仿制,因为乙鼠弩的细线是由多种材料合成,还经过药水浸泡,没有材料、药水成分表,根本无法仿制。
无法仿制的情况下,列国也都断了仿制的念头,无奈之下,大肆调取国库,派遣使者赴秦购买乙鼠弩,不仅仅是乙鼠弩,还要采购大量战马,用来组建骑兵。
因为大魏帝国伐越,让九州东南列国站在战争的阴影当中,而九州西北列国也没有和平,甚至比东南列国还乱,光是今年的四月份,大楚帝国就挥师二十万攻伐大夏帝国,而大夏帝国也遣兵三十万抵抗!
一口气拿出二十万攻伐大夏,以为这很猛了吗?不,还有更猛的,在这个四月份,大赵帝国同时向大韩帝国;大燕帝国两国宣战,赵军投入兵力达到八十万,若加上韩燕两军,总兵力规模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!
九州西北列国,除秦、晋、齐三大帝国未卷入战争,其余诸国都在互相攻伐。
时间飞速流逝,日子一天天过去,一晃五个月,圣秦十六年九月!
经过五个月的攻伐,楚军在付出三万将士的代价,斩四万夏军,夺下夏军第一道防御线,首战告捷,然楚夏之间的战争还未结束,楚军还要攻破第二道防御线,而夏军要夺回第一道防御线,两军依旧如茶似火的攻伐。
其实,楚军虽然夺下夏军第一道防御线,但收获甚微,甚至没有丝毫收获,就是斩杀了四万夏军,夺下了一道防御线,这防御线对夏军有这很大作用,但对于楚军,只不过是鸡肋。
相对于楚伐夏没有什么战果,大赵帝国的战果就非常丰富了,跟楚军一样,经过五个月的猛攻,赵军付出六万将士的代价,斩燕军五万,夺下了大燕帝国龙门口。
龙门口是大燕帝国南边的门户,龙门口失守,大燕帝国明光郡、孟郡就彻底暴露在赵军锋芒之下,赵军除了攻破大燕帝国龙门口,还攻破了大韩帝国北边门户舟山口!
圣秦十七年五月!
魏越之战!
魏军伐越一年,前前后后斩杀四十万越军,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大越帝国以东三郡,大越帝国朝廷惶恐,向诸国求援,同年七月,大蜀帝国遣兵二十万援越,可在同年十月份,被魏军斩的一个不剩!
四十万越军加上二十万蜀军,魏军总共斩六十万大军,而魏军自损才二十万,这还是蜀军越军装备了大量乙鼠弩,否则魏军顶多付出十万伤亡的代价。
灭了四十万越军和二十万蜀军之后,大越帝国再也没有精锐之师,只有手持棍棒菜刀的越民,因为二十万蜀军的覆灭,导致诸国不敢遣兵援越,生怕落入大蜀帝国的下场,白白损失二十万大军。
无人遣兵援越,致使大越帝国孤立无援,大越帝国朝廷经过商议,决定向大魏帝国投降,愿自降国级,改帝称王,年年向大魏帝国纳贡,同年十一月初,大越帝国皇帝亲自手持投降国书,前往魏军大营拜见御驾亲征的魏帝尚。
魏帝尚犹豫了好几天,最终拒绝了大越帝国投降的请求,因为魏帝尚认为,天下只能有一个声音,只有一个国,除了大魏帝国,其余所有国家,无论是帝国还是诸侯国,都没有任何生存余地。
大魏铁骑将会踏平九州,完成史无前例的大一统!
楚夏之战!
自楚军夺下夏军第一道防御线,夏帝暴怒,再次遣兵十万支援前线,有了十万援兵,夏军压力大减,最终以五万夏军的代价,斩三万楚军,夺回了第一道防御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