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此不难得出,赵光明,董凡和沈晓阳,是杜如晦死亡一案的嫌疑人。
为了增加真凶的心理压力,凤阳府都察院故意将,除了三位大人之外的其他大人全部放走。
只留下这三位大人,在凤阳府的郊外别院,继续过着与外界断绝联系的生活。
在放走其余调查小组的大人之前,由凤阳府巡抚衙门和凤阳府都察院牵头,在宋廉的主持下,和杜如晦的调查小组的全部大人开了一个会。
宋廉在会议上,对众人说道:“都察院和巡抚衙门,经过一段时间的排查工作,已经证明了有些大人是无辜的。现在我宣布,对部分大人,解除羁押审查。以下我念到名字的大人,可以自行离开房间,收拾自己的个人物品。在一炷香之内,离开别院。别院外面,咱们督察院准备了马车,接各位大人回府与家人团聚。”
宋廉念名字的时候,每念出一个名字,就会听到,会议上的大人们一阵欢呼。
最后在房间里,除了宋廉之外,就剩下三个人。
这三个人中,沈晓阳表现得十分愤怒。
他当即拍案而起,叫嚣道:“为什么我不能回家?我做错了什么?都察院为什么要关我的禁闭?”
宋廉并没有搭理他,只是淡淡的说道:“此事,已经离真相不远了。劳烦各位大人再等等。”
与此同时,赵元带着一队人马在外面,地毯式的调查杜如晦一案。
最终,一件陈年往事,在赵元的调查中,浮出水面。
当年杜如晦在寿州,任从七品判官的时候,寿州州府衙门里的一名侍卫,实名举报他。
说是杜如晦,以权谋私,在任职期间,用自己的权利,要挟这个侍卫,胁迫他的妻子,多次服侍杜如晦。
这是一名实名举报信,信中所列事项,均有证人证据。
依《大明律》,这种信件肯定是要一查到底的。
可不知道为什么,寿州州府衙门的很多大人,看到这封举报信之后,变成了各位大人茶余饭后的谈资。
大家纷纷持有一边倒的态度,说这个侍卫是个窝囊废。
别的男人,若是被带了绿帽子,巴不得把家丑藏起来不外扬。
他就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,竟然到处嚷嚷。
这件事儿,在寿州名利场上,如同石沉大海一般,杳无音讯。
与此同时,凤阳府的巡抚衙门和督察院,也收到了这封信。
当时,时任凤阳府巡抚衙门,巡抚大人林渊,得知此事之后,在举报信上,用朱笔批示,要求凤阳府都察院,立即着手,彻查此事。
这样的案子,放在凤阳府都察院来说,实在是太小了,完全可以让寿州州府衙门来查办。
可无奈,林渊亲自过问此事,并且要求凤阳府都察院出面彻查,都察院只能按照林渊的意思来办。
当时经手这桩案子的,正是督查院的赵光明。
赵光明觉得,此事只不过是一桩小案子。
便派董凡和都察院的另一位大人,去寿州州府衙门走了一遭。
没过多久,董凡便向,凤阳府巡抚衙门以及都察院,递交了一份儿调查文书。
文书上详细地写明了,他在寿州的调查事件。
并在文书的最后面写了四个字,查无实据。
杜如晦被免职,立案调查后,凤阳府都察院在外取证的那路人马,很快就了解到,杜如晦确实长期霸占,那位侍卫的妻子。
那位侍卫,到处上告杜如晦,却一直不曾有人问津。
杜如晦不仅没有因为此事受到影响,后来竟然还坐上了寿州州府衙门,从六品同知一职,
坐上同知一职的杜如晦,手握重权,自然不会放过这个侍卫。
这个侍卫也不是铁板一块儿。
他平日闲下的时候,喜欢去赌,和自己老婆的关系也不好。
但是成年人嘛,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生理问题。
如此一来二去,他便经常去烟花柳巷,找妓女安慰自己。
自从杜如晦升职之后,这个侍卫身边的麻烦,就没有间断过。
他因为聚众赌博,欠债无法还钱,下过大牢。
还因杜如晦做局,搞出了个仙人跳,最后被对方夫君,打了个半死。
因为犯的事情比较严重,便被寿州知州衙门,免职处理。
这个侍卫自然知道,这些事,都是杜如晦在从中作祟,对自己实施打击报复,便继续举报杜如晦。
没想到,在凤阳府的名利场上,压根儿就没有人搭理一个人微言轻的平民老百姓。
没多久,这个侍卫因寻衅滋事,严重扰乱寿州治安,被下了大狱,至今没有被放出来。
赵光明作为杜如晦一案的调查组,官职最大的大人,调查组在外面获得的所有信息,悉数汇报给赵光明。
因为赵光明和董凡,在几年前调查过杜如晦,并且和杜如晦私下有联系。
按规矩,两人应该向,凤阳府督察院,主动提出回避此案,另派其他大人来审理。
然而此事,赵光明和董凡并未向负责此案的赵元说之,也未主动向督查院衙门,提出过要回避。
赵元得知此事之后,亲自去找过赵光明,与他就此事,展开讨论。
赵元问赵光明:“你看过,在外调查杜如晦一案的大人们,上报给你的那份儿折子吗?”
赵光明说:“好像是有过的,但时间太长,下官记不太清了。”
赵元又问道:“这份折子如此重要,你为何没有上报给我?”
赵光明答道:“下官只是觉得,这是件小事儿,没必要占用大人的时间。”
赵元继续追问道:“这算是小事儿吗?当年,督察院让你对杜如晦进行调查,为何我们没有在督察院的档案室里,找到当年那份调查的文书呢?